地理信息:原图的制作
文章发布于:2018-06-27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次
地理信息:原图的制作
在进行原图编绘以前,相应学科的专家和地图编绘者根据地图的北题和用途,
执订地图内容,确定表示方法和设计图例,
然后把设计好的内容转绘到编制好的底图上,制作出作者原图。
地图内容表示的详细程度取决于所掌握的资料。
编制自然地图的基本资料是地图资料,有时也用到文字资料和统计资料。
地图资料包括实测图和较大比例尺的普通地图以及各种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一方面作为地理基础资料,另一方面用做编制某些专题要素的资料,
如普通地图上的森林沼泽、草地的轮廓对编制植被图有很大作用。
在编制一种自然地图时,常用到其他专题地图的资料,
如编制士壤图时需参考地质图、地貌图、植被图等。
此外,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和影像地图可以帮助确定图形轮廓,成为编制自然地图的重要资料。
有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需要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搜集补充资料,
它们也是编制自然地图的宝贵资料。
在自然地图上,对制图区域内整片分布现象的质量特征,常用质底法表示。
例如表示自然现象的类型图和区划图。
在用质底法表示的同一地区不同内容的地图上,
当现象是根据同一原则显示的、分类的详细程度是一致的、
图形概括是协调的时候,现象之间能显示出其内在联系。
对整片分布的连续而渐变的自然现象,
一般用等值线或加分层设色表示其数量变化特征,如地势图、气候图、陆地水文图等。
把同-种的或相互有联系的等值线法地图相互比较时,
应注意等值线间的协调性图形细部制图综合的统一、间隔色标的统一。
对面状间断分布现象的质量特征,通常用范围法表示,例如表示植物和动物分布的区域范围。
用范围法制作的地图要注意到某种现象的区域范围界线与影响这种现象分布的自然界线的相互协调,
同时也要顾及人类活动对区域范围界线的影响。
用分级统计图法来表示自然现象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的情情况不太多,
通常是反映单位面积上现象的相对大小。
这种图是将制图区域按一定大小分成若干方格,以每一方格为单位,
统计相应数量值,按计算得的不同指标分级,用色级或晕线分级表示。
但是这种网格是人为的,和现象分布界线不符合。
为您推荐 智慧城市:影像地图的制作原理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