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大气环境监测
文章发布于:2018-06-05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次
地理信息:大气环境监测
不论航天遥感还是航空遥感,都会因为大气影响而使信息有所衰减,
导致传感器接受的信息“失真”,
对这种“失真”信息的研究成为遥感研究监测大气环境污染的基础。
遥感技术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很快,
在某些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如对大气臭氧层的监测、
气溶胶含量的监测、有害气体监测、大气热污染监测等。
1、臭氧层监测
臭氧层位于地球上空25~30km的平流层中,它能阻挡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人射,
如果紫外线很强,则地表生物会被大量杀伤,
因此臭氧层中的臭氧含量是影响地面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臭氧对0.3um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大量于吸收,
因此可以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的臭氧含量变化。
此外,臭氧层由于吸收太阳自外线而增温,如果是氧含量多则温度高,
反之则低,吸收,因此可使用红外波段来探测。
如用7.75~ 13.3 pm热红外探测器在卫星上测定臭氧层的温度变化,
参照臭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推算出具氧浓度的水平分布。
2、大气气溶胶监测
气溶胶是指悬评在大气中的各种液态或固态微粒,
通常所指的烟、雾尘等都是气存胶,气溶胶本身是污染物,
又是许多有毒,有害物质的携带者它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行染的状况,
火山爆发、森林政华场火灾、工业废气排放时具有烟尘和火柱,
可直接在逼感影像上确定污染的位置和范围,并根据它们的运动、发展规律进行预测、预报。
此外,这些污染会形成落尘,在低空飘浮,
可以通过探测植物的受害程度来间接分析,或在降雪后探测雪层光谱变化和污染粒合量。
3、有害气体监测
有害气体通常指人为或自然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硫、须化物、
乙烯、光化学烟雾等对生物有机体有靠害的气体。
对它们的研究通常采用间接解译标志进行,
即用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敏感性来推断某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和性质。
植被受污染后,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下降,
其颜色、形态纹理及动态标志都不同于正常植被,
如在彩红外影像上出现颜色发暗、树木郁闭度下降树冠径围减小、
植被个体物候异常、植被昨落演特异常等,利用这些特点就可以间接分析污染情况。
为您推荐 地理信息:环境遥感影像的目视判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