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遥感专题制图概述
文章发布于:2018-06-01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483次
地理信息:遥感专题制图概述
要改专题图是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遥感专题图制作是以遥感资料为信息源,采用综合制图的原理和方法,
按要求的比例尺和分类原则,反映与主题紧密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的专题图。
其主要功能是:
用图形符号,客观、系统而完整地反映出区域内环境与资源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规律。
遥感专题制图具有如下特点:
(1)丰富了遍图资料。
多个遥感平台形成一个从地面到宇宙空间的立体观测系统,
遥感技术具有连续动态观测、全球立体观测、对地物运动全过程观测的特点,
而且有遥感信息资料品种具有多样性,作为专题地物的基础信息源具有多、快、深、全的优点。
(2)改变了编图次序。
传统的编图次序是先编大比例尺图,再缩编中比例尺图,
最后缩编小比例尺图、在通感信息制图中能空像片用于编制大,
中比例尺地图,卫星形像用于编制中、小比例尺地图,
传统制图次序是先编地形图然后以地形图为底阳编制专题地图。
遥感信息的出现,使上述次序也发生变化,底图已由遥感影像所代替。
(3)便于专题地图的编制。
遥感影像从高空一览地面,实际上是地面自然综合体的记录,
地物碎部已经经过筛选,自动地进行了地图综合。
1972年江苏省地图集编制时曾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太湖东侧吴江县境内,大大小小的湖荡似满天星斗,
从115万比例尺地形图综合缩编1120万比例尺普通图时,工作很难进行。
1978 年在获得太湖1星影像后,经假彩色合成和目提判读,
原来十分杂乱的河湖被看成一个整体。
河是线,湖是中联在线上的点状面,而陆地地块我如孩舟分布在河湖之间。
根据影像进行水系的描绘,保留了上述地理特征,大大提高了该区1:20万比例尺普通地图的质量。
又如编制西藏湖泊分布图时,
参照卫星影像编制而成的1:100万比例尺地图,其山脉、
河流、湖泊等地理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走向都比较准确。
但1972年前,由于没有卫星影像,
只能根据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的不完全资料编制1:150万比例尺青藏地图,
该图在申扎县就漏编了3个面积都大于15 km'的湖泊。
(4)促进了专题制图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学领域的应用是最广泛、最持久的。
遥感技术出现以前,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停留于从图到图、从统计资料到图的传统作业过程。
随着遥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专题地图从内容、
形式到成图方法都有所突破利用遥感资料编制专题地图已成为编制专题地图的主要方法。
为您推荐 地理信息:陆地地形图的测绘